资讯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看,它竟然朝我这边移动过来了!”3月24日,无偿献血征询机器人首次亮相我市最美献血屋——泉城广场献血屋,立刻吸引了采血护士和献血市民的极大兴趣。
在不久的将来,深圳街头可能会看到悬挂着特殊号牌的无人驾驶汽车。3月23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全文,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建议可通过寄送、电邮或者传真等方式反馈至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办公室。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1年4月11日。
新疆产棉大县尉犁县“新农人”西热艾力·尼加提和祖力亚尔江·尼加提兄弟俩在棉田地头操作农业植保无人机。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22日电(记者李志浩、张钟凯)秋入天山南北,中国棉花主产区新疆3700余万亩棉田迎来丰收。得益于近年新科技在中国农业领域的应用,棉花这一新疆最重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正变得越来越“酷”,吸引着愈来愈多中国年轻人从城镇进入农田。
2021年3月20日,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三届二次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深圳海景嘉途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共约120家会员企业代表出席,线上参与观看人数10396人。
许多包裹交付无人机有望处理重量不超过5磅的包裹,这一限制将使小型标准化无人机能够处理目前地面车辆完成的大部分交付。但是,这会减轻较重的包裹,从而减慢传统卡车和货车的运送速度吗?
3月22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环评打假守住环保第一关”为题,曝光环评文件赶进度、走过场,甚至公然造假等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3月24日上午,载着10个单位临床用血的迅蚁RA3无人机从浙江省血液中心起飞,5分钟后平稳降落在浙大二院的无人机起降站。标志着全国首条常态化无人机急救送血航线投入使用。
农用无人机经过几年的发展,机器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不仅能喷洒农药、播种,而且能精准施肥,逐渐变成了和拖拉机、收割机一样很普通的农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农忙时,有水稻种植户用无人机撒施化肥,13元一袋,有的地方是20-25元一亩;北方小麦田,也有用无人机施返青肥、拔节肥,每亩田只要2-3分钟。随着农业劳动力难雇,工资涨幅大,无人机施肥并不鲜见,因为用机器比请人共的成本要低,让种田变得轻松。本篇主要介绍农用无人机施肥的优势及问题,仅供参考。
“任务开始执行,飞机即将前往起始点......”3月21日,济宁220千伏上苑线线路上空,一架无人机按照既定RTK坐标,完成了“塔到塔”的自主飞行、自主巡检、自动拍照等输电线路杆塔巡检工作全过程应用,全省率先实现从“人工机巡”向“自主机巡”的突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即将测试一种不同寻常的、高科技引发更多降雨的方法:让无人机飞到云层中,通过电击来触发阵雨。据悉,英国雷丁大学的科学家们帮助开发了一系列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可以飞到现有的云层中,改变水滴的电荷,使它们聚集在一起。
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 (记者 冯志军)3月23日,是第61个世界气象日。甘肃省气象局发布消息称,去年甘肃在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不同气象条件下进行23个架次实飞,其中6次为人工增雨作业飞行。当年祁连山地区共增加降水约7.07亿立方米,区内积雪面积、植被覆盖、内陆河水系径流量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
“GPS定位成功,确认周围无障碍物,风速在合理范围之内,无人机可以起飞。”近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西部运检中心人员成功操控无人机对110千伏聚诺牵线进行巡检。无人机“上岗”巡检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110千伏聚诺全线路全范围巡视,同比人工巡视效率提高60%。
本月10大新闻
海康机器人贾永华:AI赋能智造升级
南昌:无人机播种、履带旋耕 春耕也有“科技范”
我军新型AV500无人直升机
科比特全自动机场新品发布!超高性价比,行业高度关注!
起飞快·长航时!新款多旋翼测绘无人机发布,支持有效载荷即插即用
无人驾驶网约车,等你来下单
“忠诚僚机”、长航时无人机……俄罗斯新型无人机盘点
打开无人机智能化新时代,科比特新品即将来袭
重磅官宣,科比特正式成为教育部“1+X”无人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
今年完成!俄所有空降部队内将组建无人机分队
关注我们 随时把握无人机精彩
联系客服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